团队与科学研究
天津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2-11-09


【成果简介】获奖成果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异质企业、资本内生的空间经济学模型,试图对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现象进行解释。理论模型结论表明,运输成本的下降与生产率差异的扩大都会降低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利用1999-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证实了本文理论模型结论,该结论在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中也是成立的。本文认为,市场力量在空间上的作用是导致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基于空间视角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除了时间上的快速增长外,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要素配置方面,要素的跨部门和跨区域流动十分活跃。因此,在分析我国要素收入分配问题时,有必要考虑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或分散产生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空间经济学模型,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与产业的集聚或分散联系起来,这也是本文对现有研究的重要补充。(2)在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以及资本内生的情况下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提供了一个微观解释。目前国内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解释大都以宏观视角为主,缺乏对微观主体行为的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微观行为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在对企业行为的设定上,近年来 “新新贸易理论”(Melitz,2003)与“新新经济地理学”(Ottaviano,2011)的研究特别强调企业异质性在贸易和产业空间集聚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在理论模型中引入了由于生产率差异所导致的企业异质性,试图从微观层面来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问题。此外,对于我国而言,资本总量在长期中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因而资本要素外生的假设过于苛刻,所以本文理论分析也考虑了资本内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