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第09版:评论
杜传忠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 玥 本报评论员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为载体,具有与传统生产力完全不同的特征。准确把握住其特征,更有利于实现动力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玥:“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它与传统生产力存在本质差别,充分认识这种差别,既要读懂“新”在哪里,又要搞清楚“质”的不同。
杜传忠: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这是与传统生产力的最大不同,也是“新”的本质所在。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虽然也包含科技创新成分,但主要还是依赖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驱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今天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又正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潮涌动,两者的交汇,必然要求以创新驱动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意味着数据、算力等新生产要素的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大量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出现,最终形成新动能、产生新增量。
张玥:您提到了产业变革这个大背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重要着力点。这不是一两个产业的打造,而是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天津近年来大力发展信创、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还在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上布局,“多点开花”的背后,能发现这些产业在发展方向上有相通之处,有着体系化的追求。
杜传忠:没错。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积极培育这两类产业,就是要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新动能。单靠一两个产业,肯定无法实现,必须从系统化也就是打造产业体系的角度着手。从发展的实践来看,现实中的各种产业,其指向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产业之间产生了更多跨界互动,比如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等。在纵向上形成越来越长的产业链条,在横向上形成越来越庞大的产业集群,一纵一横结成产业网络,很容易激发并实现技术变革、生产模式变革的同频共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之前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张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除了培育新产业,还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天津一直致力于这种整合,尤其是天开园的打造,不仅把许多创新主体集聚到同一个物理空间下,也把各个创新环节串接在了一起。您认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关键是什么?
杜传忠:天开园的探索确实可以为整合创新资源带来有益启示,比如海河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向天开园的企业开放科学仪器和实验设施,这是创新资源的共享;通过科技交流会议和成果转化对接会等形式,搭建校企握手通道,这是创新链条的打通。诸多举措都注重协同与融合,实质就是要搭建一条条畅通渠道,实现创新要素的充分流通、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快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也是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让各种创新要素、创新平台、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相互支撑、成龙配套,把科技创新的策源、转化、服务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大幅提升创新能级,激发出更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张玥:不论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还是发展产业,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天津正在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就是要在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深入互动中,把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杜传忠:是的。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人才水平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能级。天津出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提出主要解决四个问题,其中有两个涉及人才,即人才引领驱动问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问题。对于前者,需瞄准战略性的项目、产业,去引育人才;对于后者,需要我们把现有的教育优势与产业优势对接起来,把科技创新人才的供需两侧匹配起来,沿着重点产业链进行培养,按照现实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让自主培养更有针对性。无论沿着哪条路径,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要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3-10/18/content_159_8416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