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与社会服务
深圳特区报:如何理解新型工业化
发布时间:2023-10-10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3年10月10日     版次:B02

新型工业化是中央的重大战略谋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期栏目对该话题进行理论问答。


主持人:赵 鑫

嘉   宾:杜传忠(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新型工业化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化

主持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您认为新型工业化“新”在何处?

杜传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党立足于国内外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和我国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之“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它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赋能我国工业化,工业制造业不断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强国、数字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它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创新发展的工业化,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驱动新型工业化不断迈向新水平、新高度。新型工业化是开放发展的工业化,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创新网络,不断获取工业化发展的新要素、新动能。新型工业化是协调发展的工业化,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是绿色低碳的工业化,绿色构成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成色和形态特征。另外,新型工业化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工业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目标导向。


新型工业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条件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了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在您看来,如今我们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杜传忠: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首先,它是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大国博弈日益复杂。国内要素成本攀升,高质量发展压力增大。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才能构筑新的大国竞争优势。

其次,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实现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才能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它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只有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加快推动我国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实现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条件。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主持人:如今我国工业发展进入提质升级期,开启了工业现代化新征程。展望未来,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

杜传忠: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具体而言,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产业等重点领域,丰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坚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强化制造业技术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同时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强化新型工业化微观主体,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发挥其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其在产业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构建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产业跨区域转移。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创新网络,统筹发展与安全,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大动力。


原文链接:https://sztqb.sznews.com/ePaper/index.html#/article?date=202310/10&id=312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