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与社会服务
刘维林:2014年交通领域的那些误读与变化
发布时间:2014-12-3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赵超霖)
       2014年,我国全年铁路、公路、水路完成投资2.5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12.67%。2013年的增长率为6.4%。对于交通领域投资的加大固然是在新常态下稳增长的有效手段,但这绝不是一种短期刺激行为,对于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下半年批复速度的加快也不宜过度解读。而随着融资、管理方式的多元化,也会为新增的交通项目带来新的活力。
       误读:交建项目批复过密
       2014年,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项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上频频发力。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统计,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公布的批复铁路、公路、机场等各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74个,涉及金额超过1.6万亿。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网站可以看到,今年8月份以后,交通项目的审批速度明显提高。甚至有同一天公布批复5个项目,涉及资金超亿元。而每每这时,各路媒体总是聚焦于此,各番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员则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每一年国家都有固定资产投资的统筹规划,所谓批复,也需要按规划行事。今年后半年的审批提速,是因为前半年审批速度较慢。仅以铁路而言,2014年上半年,其固定资产投资为2352亿元,距离全年8000多亿的投资额,尚有6000亿元左右的差距,这也就是为何下半年铁路项目频频被批复的原因,不应过度解读。并且,项目批复的金额与年完成投资额是不同概念。项目建设一般有3~5年的周期,而年完成投资额是平摊到每年计算的,简单地对批复项目估算金额进行相加意义不大。“更不应该把频繁地批复项目当做短期刺激经济的信号,要知道批复过后还要初步设计,再加施工的若干年,是一个中期刺激过程。”该研究人员说道。
       不过,整体而言,此前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多倾向于重工业和房地产,而今年的投资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增长明显。南开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刘维林博士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经济新常态是增速下滑,为了实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稳增长依然是中央政府未来的一个很重要任务。出口和内需在短时间内刺激经济的效果缓慢,所以要靠投资的拉动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前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导致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在今年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交通运输领域以前发展欠账很多,因此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机场、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也能消化工业方面的过剩产能,比如水泥钢铁等。在2015年甚至‘十三五’这几年基础设施的投资都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一年两万亿左右还是可以保证的。在整个宏观背景下,交通是我们不得不选择的领域。”刘维林说。
       变化:交通基建项目投融资机制多元化
       项目量在提升,项目投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也在2014年有了切实的推进。2014年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指出,“客观上,过去多年累积的债务使再继续过去那种贷款建设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要求我们构建多元化资本结构的交通基础设施,如:股权融资;借鉴国际上基础设施发展的有益经验,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结合的融资发展模式,如:公司合作伙伴的PPP模式;探索交通设施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结合的模式等。在PPP(公私合营)模式中,交通行业的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规划、设计、建设、建造企业都可以调动自身的资源去参与、投入交通的发展和建设,在交通事业的发展中获得自己企业的权益、利益和效益。”
       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交通运输领域项目达到24个,包括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北京地铁16号线、深圳地铁6号线等。
     “2014年9月底,国务院下发的43号文,使得地方政府的决策发生转变,原来的融资平台举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可能会被终结,在2015年需要更多依赖民间投资和创新型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使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刘维林说。
       可以预见,随着PPP模式的推广,在2015年,民间资本的加入不仅可缓解交通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其专业的管理方法和高效的运营机制,也会提升我国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运营的效率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