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与社会服务
刘维林:2015年的中国交通“走四方,向远方”
发布时间:2014-12-31

           

       2015年我国交通运输的走出去会面临更为有利的条件,一是在资金筹措上,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有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的投资保障,能够更好地在中国的主导下提供国际资金支持;二是在原材料供应上,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成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国内企业更有积极性参与其中。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赵超霖)

       我国的交通规划,过去往往着眼于我国土地上的规则,但随着我国公民、企业、投资等的走出去,要求我们不仅仅考虑自身国土范围的交通网络规划,而且要有国际的视野、开放的思路,把我国置身于周边、亚洲乃至全球的版图之中,考虑国际运输通道的走向,规划我国交通通道向周边的延伸、与相邻国家的联通、海上的战略支点等。“一带一路”倡议在2014年的有效推进,就是透过全球视野发展中国交通的良好开端。
       交通运输也要“走出去”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表示,2014全年中国对境外的投资预计超过或者接近1200亿美元,同时这个数字也接近或超过境外对中国大陆的投资。据介绍,2013年中国对境外的投资是1078亿美元,2014年前9个月,中国对境外投资已经达到849.2亿美元。“我国的国外投资较多地涉及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这些产业要运行,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保障。产业的走出去必然需要交通的走出去。”南开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刘维林博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中国在2013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有85%以上的货物通过航运运输。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大港口中,中国占据8席,而美国没有港口入围。但遗憾的是,我国航运企业“大而不强”,国际航运巨头占据我国远洋出口60%以上的市场。“中国运输业要‘走出去’,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运输企业的培育也是未来要努力的一个方面。”刘维林说。
       随着陆上国家合作的增多,我国也更加注重与陆地国家的交往,例如南亚、中亚、欧洲。“突破以往以东部沿海为主的对外开放,转向服务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特别是陆地上向西辐射到周边国家的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2014年切实推进的“一路一带”发展战略,明确表示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刘维林说,“2015年我国交通运输的走出去也会面临更为有利的条件,一是在资金筹措上,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有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的投资保障,能够更好地在中国的主导下提供国际资金支持;二是在原材料供应上,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成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国内企业更有积极性参与其中。”
       内外兼修立体化发展
       2014年,我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前者(“一带一路”倡议)主外,后两者主内,形成内外兼修、纵横延伸的区域发展新路径,对于交通行业的全球化发展也有着立体化的推进作用。
       于内,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就表示,长江经济带属于“一带一路”倡议体系,两者要联系起来看。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将东中西部天然连接,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向西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向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互补性很强,沿线港口物流企业有望双重受益。
       在“长江经济带”的规划编制中,明确加强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发挥重庆这一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作用,增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发挥成都战略支点作用,把四川培育成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纽带。构建多层次对外交通运输通道,优化向西国际物流资源,提高连云港陆桥通道桥头堡水平”。未来对于各重要港口将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国际港陆联运、港铁联运模式;构建海陆空物流体系,加快推进港口转型,以市场化手段有序整合码头资源:加强港港、港航、港铁以及港口与地方的广泛合作。
       于外,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突破口的交通基建,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吴文化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首先是加强沿线各国交通基础互联互通,贯通北、中、南国际运输大通道。”目前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高速客运铁路已经建成运行,大大缓解了既有兰新铁路运力紧张状况,为该通道中国境内段提供充足运能保障。未来跨境重点建设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加强主要口岸的公路连通,优化布局油气输送管道。提升“渝新欧”、“蓉新欧”、“义新欧”等中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建立中欧铁路通道协调机制,增强对中亚、欧洲等地区进出口货物的吸引能力,着力解决双向运输不平衡问题。
       随“丝绸之路万里行”团队历时2个月在2014年走完丝绸之路全程的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与航运大多行驶在公海无需通关检验检疫不同,陆运每到一国通关手续少则几小时,多则一天。“急需加强与沿线国家海关的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国际沟通不可缺
       肖金成也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作为国家间的合作和国内的长江经济带等的建设不同,需要建立分层次的合作机制,在国家之间增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还需要促进边疆省份与相邻国家建立密切的合作机制,例如,云南、广西深化与南亚国家的联系,新疆等地重点推进与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国际架构,我们自己得有谱,应该把哪些国家包括进来。合作要有合作条款,建设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投资额,中国是对外援助还是对外贷款,这些都得一个国家一个国家谈,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国际交通的规划,也不是中方单方面就能决定的。”肖金成说道。
       张宝通回忆起自己两个月的旅程,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一出国境,从原本宽阔平整的柏油高速公路,随即变成了颠簸泥泞的山间小路,差距可见一斑。而由于每个国家大小及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企业进驻情况不同,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也有差异。
       “印象最深的是格鲁吉亚。”张宝通说,其不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拥有丰富的旅游、森林和钨、铜、煤等资源,劳动力成本也较低。成为欧盟联系国后,接近广阔便利的欧洲市场,是沟通东西南北的一个重要枢纽,发展机遇十分诱人,因而吸引了大量的中资企业。新疆华凌、中国铁建、中国路桥、中国水电、中核、华为等企业纷纷进驻格鲁吉亚发展。新疆华凌还把中国办经济特区和工业园的经验带到了格鲁吉亚,引领更多中资企业进入格鲁吉亚,解决当地就业,带动格经济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格鲁吉亚第三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正是中资企业在格的影响,丝绸之路万里行团队受到了格鲁吉亚格外的欢迎。从入境到出境,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政府精心准备的接待。特别是,格总统在首都第比利斯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格总理在海滨城市巴统举行了正式的欢送仪式,表达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支持,对发展中格经贸文化合作交流表示了期盼,对来格投资开出了优惠条件。”张宝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