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与社会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网: 推进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1-12-06

           

                                               

2021年12月03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11月20—21日,第二十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新发展格局与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会议邀请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不是“双循环”,而是要完成六大任务: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高供需体系的韧性;扩大居民消费,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增加居民收入,构建居民收入占更大比例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提高自主可控技术在技术进步中的比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结构的适配性;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内外循环畅通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战略重点有两个变化,一是立足生态文明,更加重视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划定“三条红线”,实现空间发展。二是根据经济规律,在东中西东北的“大区域”均衡性基础上,更加重视空间单元相对小、区域政策更精准的“次区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张可云指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呼唤中国气派的区域经济学,但当前我国的一些区域经济研究中存在“唯模型”误区。他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四次碰撞、经济学帝国主义与地理学的抵抗以及学科的生死存亡三个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兼容并包”是破除唯模型的一个方向,实用主义方法论与“三对照”和“三并存”逻辑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选择。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对其近些年来提出和倡导的新空间经济学之基础、新空间经济学的新逻辑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他认为,以往的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建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物质产品生产、贸易消费为基础,整个分析聚焦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的有形因素,不能很好解释知识经济时代的空间问题。新空间经济学的空间聚集发展内生于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递增、知识流动、人物运输与空间品质的互动。其中的具体逻辑有四点:新知识的区位决定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区位,新知识即创新的区位由人才区位决定,人才的区位由空间品质来决定,人物运输决定集聚。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提出,全球、国家和地方力量重塑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其中,政府和市场双力推动下的一体化是区域视角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是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基石。针对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他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第一,重新划分中国的区域,由四大区域划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南和西南五大区域,并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第二,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在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中寻求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第三,加大创新力度,以创新驱动解决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问题。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变化特征,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预判,并展望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科建设。他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为区域发展指明方向。创新驱动、竞争优势、动力结构、增长速度和城乡关系是理解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特点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学科建设应当处理好与学科评估体系、主流经济学、重大区域现实问题、国际理论前沿与学术资源整合的关系。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郭爱君分析了黄河流域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他指出,当前,制造业集聚不利于黄河流域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但随着上、中、下游地区集聚水平提高,这种抑制作用逐渐降低。服务业集聚能够明显改善绿色经济效率,但随着上、中、下游地区集聚水平的降低而减弱。他认为,应当加速制造业集聚水平跨过拐点,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服务业集聚,强化服务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立足各流域资源禀赋,结合当前各流域制造业与服务业集聚水平,因地制宜制定产业集聚发展策略。


科学推进区域经济学科建设

  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覃成林从经济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其对区域性质的新理解。他认为,与作为经济空间相比,把区域理解为空间经济组织有几点区别:功能上,区域成为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行为上区域具有主动行为能力;权益上,区域具有经济权益,可以更有效地解释区域经济竞争、合作、协调发展、区域贸易、区域经济发展不平等、区域公平等现象。把区域理解成经济组织对理论建构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揭示新的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建立新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做出新的科学解释、重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逻辑。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探讨了科技合作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他指出,中央非常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的重点任务,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开展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他提出,郑州都市圈和西安都市圈的科技合作领域比较宽广,三市也做了很多探索。未来应该从创新产业集群、创新配套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链深度合作、培育创新主体、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城融合发展、创新人才工作环境与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朱希伟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房价、生产率和宜居度越高,表明除了高工资,大城市也因其更高的宜居度吸引人口的流入,从而推高房价。

  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范剑勇提出,“逆向飞地”策略的财税制度改革,有助于摆脱土地指标交易收益的道路依赖。这种改革有多重意义,加大乡镇间转移支付力度是分税制改革的深化与延续;实现了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为落实“两山”理论找到实践样本,也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找到一条具操作性的实践路径。逆向飞地策略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将有力推动国内大循环建设。

  东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刘修岩认为,根据总产出优先或总福利优先的不同导向,各区域住房供给规制的改进路径存在差异。提高一线城市的住房供给,适当增加二线“明星”城市的住房公积,有利于社会总福利最优化。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兰冰谈到,国际格局与国内环境变化使得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将深刻影响区域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要解决发展动力、经济增长、供给优化、均衡发展、内需释放和对外开放六大问题。这些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探索科学性的、源于理论支撑的解决方案。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难以有效服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亟待构建。需要用国际理论方法与中国特征事实融合创新,沿着问题导向与中国解释→理论创新→融入主流经济学的范式进行研究。李兰冰进一步指出了区域经济学发展的若干新趋势,包括数据分析技术助推区域经济研究、地理信息技术的精细化与新范式、量化空间经济学与新变革。

  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科是国家首批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单位,也是唯一的“985工程”区域经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积极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以重大课题攻关、实验室与大数据系统开发、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多元形式,积极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glx/glx_bwsf/202112/t20211203_53791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