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南开新闻网讯
(记者 乔仁铭 摄影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3月2日,教育部召开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面部署新发展阶段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翁铁慧主持会议。
南开大学在津南校区设立分会场,校党委书记杨庆山,副校长陈军、王新生,校党委副书记梁琪以及我校获奖人员、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陈宝生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高校社科界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
陈宝生指出,近年来高校社科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主动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中理论武装、体系构建、立德树人、服务大局、走向世界等五个“加分项”十分鲜明,需要继续巩固拓展。
陈宝生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校社科界要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共同谱写新发展阶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要做好五道“必答题”,在加快构建、深化改革、咨政启民、文化安全、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强担当,用高质量的发展回答好新发展阶段提出的新要求。要上好五堂“示范课”,在政治建设的“必修课”、立德树人的“思政课”、研究阐释的“逻辑课”、创造创新的“文化课”、引领风尚的“品德课”等方面练内功,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供给和智力支持。
会上,陈宝生为获奖代表颁奖,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获奖代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中,南开大学共有31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在全国高校位列前茅。其中,王立新、江曼琦分别完成的2项成果获著作论文奖一等奖;王新生、吴学国、意西微萨·阿错、李剑国、乔以钢、查洪德、王先明、余新忠、郭玉清、李坤望、李兰冰、刘刚、逄锦聚、周云波、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课题组、柯平、李勇建分别牵头完成的17项成果获著作论文奖二等奖;周密、刘泽华、梁琪、武立东、王芳分别牵头完成的5项成果获著作论文奖三等奖;李维安牵头完成的1项成果获咨询服务报告奖二等奖;尚虎平完成的1项成果获普及读物奖;汪梦川、吴晓林、宋华琳、郝亚明、李响分别完成的5项成果获青年成果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08年以前称之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设立于1995年,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奖励举措。该奖项是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组织严密、程序公正,获奖成果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据了解,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共评选产生奖励成果1539项(含港澳高校获奖成果)。其中:著作论文奖1241项,含一等奖152项、二等奖783项、三等奖30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7项,含一等奖10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20项;普及读物奖20项;青年成果奖20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