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与社会服务
天津日报:为产业创新发展“加满油”

《天津日报》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第09版:评论


对话人:

杜传忠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闫 丽 本报评论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统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一体推动“旧”产业活力再造与“新”产业动能迸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课题。

闫丽:向“新”而行,但不能盲目“追新”。通向新质生产力之路,除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还可以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我们如何把握好新与旧的关系?

杜传忠: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新兴产业是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产业体系。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除了芯片、软件、动力系统外,车身、车饰及重要零部件的制造,都有着传统制造业的身影。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转型升级中的传统产业,正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依托。因此,要辩证地看待新与旧,把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闫丽:从制造到智造的新场景,已在传统产业的“老树”之中生长出来:在钢铁企业,智慧中心实时监控生产流程;在石化企业,“绿色”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传统产业向数、向智、向绿而转,才能实现“老中出新”。

杜传忠:是的。传统产业之中也有新质生产力,但不可否认,一些传统产业仍存在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瞄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用好融合的方法。融合,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也是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还是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紧密交织。就像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在传统产业中的深度应用,表面看是产品向中高端迈进,实际上是生产线与数字技术的“碰撞”、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抓住数字化、智能化的机遇,让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生产线更智能、产品更高级,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产业家底就容易被盘活,释放出新的动能和活力。

闫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动能的迸发,没有现成作业可抄,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走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

杜传忠:我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先天的条件基础、后天的创新突破,在擅长的赛道上重点发力。就新兴产业而言,一旦成链集群,往往能更好充当企业孵化器,形成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优势。强优势的背后是高门槛。正因为新兴产业的技术壁垒较高、产业链较长等显著优势,就更需要基于较好的资源禀赋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进行合理布局。日前成立的滨海新区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基地,利用天津科技大学生物技术的优势,引入一批先进项目团队,共建生物制造技术平台,为生物制造企业提供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和研发创新等服务。政策支持、科研成果、服务平台集于一体,形成一种良好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就能“加满油”。

闫丽:大厦之成,非一日之功。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体系和结构的优化完善。在更大区域、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看产业发展,编制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可以让不同赛道的产业协调发展。

杜传忠:空间越大、资源越足,要素也就越齐全,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也就越强。因此,向“新”而行,也要用好协同的方法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其中创新资源的精准对接、产业体系的协同联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适配,都十分重要。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每天执行超过1.5万项计算任务,其中2/3来自京津冀地区;在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越来越多的氢能重卡从这里交付京津冀企业上路运输。完善对接合作机制,把知识、技术、资金这些“珍珠”串起来,持续释放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的力量,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就会更强。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7/10/content_143094_1026413.htm